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中数动态
专题专栏
中数文创
通知公告
音乐与节气|时至芒种,羌管弄晴

信息来源:中国数字文化集团  添加时间:2023/06/06  浏览次数:572次

香港内部精准资料+官方

香港内部精准资料+官方

芒种

长卿


河阴荠麦芒愈长,梅子黄时水涨江。

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在芒种中,“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芒种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农时节令的总结,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又是一年风吹麦浪、水田稻长。

此时节,人不闲,地不荒,正是一年最繁忙。清脆的琵琶声描绘着长江流域的“栽秧割麦两头忙”,而悠扬的竹笛声则歌颂着华北地区的“收麦种豆不让晌”。

万物有理,四时有序。望所愿皆所想,所种皆所得。

夏季天气逐渐炎热,万物也日渐成长,竹笛的音色清脆、明亮,配合同样清澈、明亮的琵琶,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夏季植物茂盛生长,各种生物都恢复了生机。乐章中对锣、鼓、镲等中国传统打击乐器的使用,再现了仲夏时节农民的“忙种”和端午赛龙舟的热烈场面,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通过竹笛的吐音、花舌等演奏技巧,以及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颗粒性节奏,传递出孩童嬉戏玩耍的俏皮与欢乐。乐章后段琵琶和竹笛的长线条旋律,也仿佛使人感受到夏夜凉风的美好。

《中国声音:二十四节气》

香港内部精准资料+官方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节、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一套气象历法,以时节为经,以农桑与风土为纬,构建了中国人的生活韵律之美。

《中国声音:二十四节气》是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共分为春、夏、秋、冬四大系列,将二十四节气与中国悠久的传统乐器结合起来,使用古琴、箜篌、古筝、二胡、竹笛等民族乐器现场演奏,展现了中国的万里江山、四季变化,将中国声音、中国气韵传递给全世界。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