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 添加时间:2022/06/09 浏览次数:354次
老生艺术是京剧行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门类,也是最早崛起的行当。除了第一代知名演员“前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后三鼎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以及前后“四大须生”之外,还有一大批老生表演的杰出代表,他们或是前后三鼎的同辈,或是传人,或为私淑,各具特点,如谢宝云习程长庚一路的风格,李顺亭代表了余三胜汉派京剧的风格,许荫棠有张二奎复生之誉,王凤卿、郭仲衡、邓远芳是汪桂芬派的代表人物,双阔庭、时慧宝、白文奎是孙菊仙派的著名传人,贵俊卿、孟朴斋、王雨田是谭鑫培早中期风格的代表,王又宸、贯大元、罗小宝均为谭鑫培派著名老生,而刘鸿声、汪笑侬则是自成一格的早期名家。这些早期京剧艺术家对包括“前后四大须生”在内的京剧老生流派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是京剧老生表演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这些早期须生在其艺术生涯的黄金期机遇中国唱片业的快速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唱片录音,是京剧研究的重要资料。相较于一些大家熟知的名家巨擘,这些资料长期以来更多的是在收藏家、爱好者和院团图书馆间保存,鲜见对其收集汇编、数字化并系统出版。
项目内容
经过多次论证、调研,2018年3月《金石遗音——早期京剧须生唱腔集粹》项目立项,在戏曲领域专家的指导下,对所需的老唱片进行排查梳理,落实唱片使用和购买,运用经多年摸索试验后最适合中国戏曲老唱片的方案进行唱片修复和数字化保存工作。由戏曲专家对修复后的声音文件和听编唱词一一鉴定审校。
在历经2年多的精心打磨后,饱含项目组全体成员心血与汗水的《金石遗音——早期京剧须生唱腔集粹》终于面世——共搜集整理235面老唱片资料(孙菊仙13面、王凤卿15面、李顺亭2面、谢宝云2面、德建堂1面、邓远芳4面、韦九峰5面、王雨田4面、贵俊卿5面、孟朴斋6面、刘鸿声18面、白文奎8面、吕月樵4面、张毓庭2面、罗小宝16面、许荫堂2面、郭仲衡15面、双阔亭9面、马德成3面、时慧宝23面、瑞德宝4面、谭小培8面、盖叫天1面、汪笑侬13面、王又宸36面、贯大元16面),数字化保存212个唱段,740分钟的音频,制作15张CD光盘,以及包含全部唱段4万5千字唱词、注释;近300张老唱片盘面、剧照、海报、人物照图片的画册,详尽展现早期京剧艺术和须生声腔发展的风貌,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戏曲专家柴俊为在检视和数字化老唱片
考证真伪,梳理勘误
早期在华发行的京剧唱片,多有假冒伪托之例,克莱姆峰(GRAMOPHONE)几无真片,哥伦比亚(COLUMBIA)、物克多唱盘(Victor)等都真伪掺杂;大品牌中只有百代一家无假片。在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凝聚戏曲研究和老唱片收藏领域专家多年研究考证之成果,唱片曲目均一一比对,去伪存真,梳理了如谭小培、双阔亭、刘鸿声等多位京剧演员的唱片。尤其是关于老唱片领域一大难点——孙菊仙老唱片的真伪考证。多年来孙菊仙唱片真伪存在诸多争议,只因当事人孙菊仙生平以两事自誓:一是面容不入照相馆,二是声音不入留声机,且百代无孙菊仙唱片,无法予以对比旁证。因此,关于物克多唱盘(Victor)的孙菊仙唱片,说真说伪都缺乏直接证据。本项目通过对孙菊仙唱片音频、孙菊仙本人讲话、灌片的经手人徐乾麟、诸多当事人、报导文献的比对考证,对孙菊仙唱片进行了全面的论证,代表了孙菊仙唱片真伪考证的最新成果,很多音频是首次公开发表。
由于本项目所选艺术家年代较早,原始资料如报头、盘面印刷多有谬误,存在大量曲目名称、演职人员名称表述不一致,以及通假、错别字的现象。同时唱词听编记录、照片、表演人员、录音出版年代的审勘也是编写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尤其是唱词的记录,其唱词版本年代久远,且演唱者人人各异,与现今唱段出入较大。为保证项目的专业性及严谨性,在制作与出版环节中,编辑与相关领域专家紧密合作,多方查证,反复勘误,尽最大之努力保证唱词的精准。
孙菊仙晚年像
金石之声,前人遗音
京剧早期的老生唱念表演,多以凝重取胜,人们常用“实大声宏”来形容这种风格。具体表现在演员演唱的声音宽广,旋律比较简化,以雄厚的气势取胜。像早期“奎派”,推崇一种直腔直调的唱法,不以踵事增华为能,显得格外古朴苍凉。孙菊仙的孙派唱腔亦不事雕琢,常于宽博处戛然而止,然后再突然放音,如惊涛骇浪,有声振屋瓦的效果。
对片芯进行扫描和处理
这些从老唱盘里恢复的声音,虽然当时录音技术原始,细节并不完美,录音者略显仓促,但其中的汪洋恣肆、自由挥洒是后人所无法复制的。且“前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因为年代原因,未有录音存世,“后三鼎甲”中汪桂芬也无确认唱片存世。本产品的出版,可使读者一窥前三鼎及汪之唱腔风采,弥补其无唱片存世之遗憾,为后人了解京剧的过往,提供了可贵的文献资料。
产品包装设计